民航局一纸新规,让充电宝上的“3C认证”标识骤然成为消费者眼中的“登机通行证”。新规实施一周内,读特新闻记者多次探访深圳华强北,发现2元起步的“3C贴纸”正悄然流通。与此同时,市场呈现出微妙变化,合规充电宝连夜上架柜台,而一些无标识产品则“藏身”暗格。
售卖伪造3C贴纸、流通无标识充电宝,与新上架的合规产品构成鲜明对比。这场关乎空中安全的“排雷”行动,似乎尚未结束。
7月2日,华强北正在售卖的充电宝。
贴了就能飞?
线上9.9元,线下2元起
“3C贴纸”悄然流通
民航局规定,自6月28日起,无3C标识、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型号及批次的充电宝,禁止携带乘坐境内航班。
新规一出,不少消费者立刻检查起自己的“出行搭子”。王女士发现,自己使用不到一年的国内知名品牌充电宝,虽然性能良好,却缺失了关键的3C标识。“出门旅行出差都靠它,现在突然不能带了,很麻烦。”王女士的困扰颇具代表性,许多消费者担忧一直陪伴自己的“急救搭子”将被拒之机舱外。
在这种需求焦虑下,一枚小小的“3C贴纸”悄然进入视野。新规实施后,有网友反映部分电商平台商家开始售卖3C认证标签贴纸。
6月30日,读特新闻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后,成功下单购买了一款售价9.9元的“3C认证贴纸”。下单前,店铺客服明确答复,这份包含约35个尺寸为16*12mm的贴纸,“可以贴在充电宝上”。
记者在电商平台购买的“3C标识”贴纸。
7月1日,记者收到了这份来自电商平台印刷类店铺的贴纸,实物与客服描述基本一致。
线上有售,线下同样触手可及。7月2日,记者探访深圳华强北赛格通信市场。在一家印刷档口,店主听闻记者询问“3C贴纸”,立刻从柜台内拿出一张售价10元的贴纸,上面密密麻麻印着200个3C标识。当记者追问贴上能否通过机场安检时,店主含糊回应:“有没有用我不知道,反正经常有人买。”
记者在华强北购买的各种“3C标识”贴纸。
另一家印刷档口,店主则拿出了一版售价仅2元的贴纸,包含168个3C标识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版贴纸的3C标识右侧,还印有一个“S&E”的标识。记者询问是否有不带额外标识的“正常”3C贴纸,店主解释称那种是“大批量定制的”,并同样表示“最近有人来买”。
当记者走进第三家印刷店铺,店主表示没有现成的贴纸,但可以提供现场打印服务,价格视打印纸张种类而定。
工艺漏洞百出
假标识“贴”不住!
律师警示:买卖均违法
读特新闻记者发现,售卖此类3C贴纸的档口均集中于印刷类门店。无论线上线下,售价普遍不超过10元。根据购得的3C贴纸来看,其“C”字母的弧度、大小及间距均存在差异,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展示的标准标识亦存在明显出入。
购买后,记者尝试将贴纸粘贴在不同规格的充电宝上,效果颇为突兀且不牢固。一位赛格通信市场的电子产品店主直言:“贴的不行,必须得是印上去的。”而前述提供打印服务的第三家印刷店主则坦言:“用激光能在充电宝上印(3C标识),但你找不到,也无法带你去(激光加工点),不如直接买个带标识的新品。”
位于华强北的一家印刷档口。
上海中联(深圳)律师事务所律师卢方此前在采访中表示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(2023修订)》第七十条规定,伪造、冒用、买卖认证标志或者认证证书的行为,将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》等相关法律予以查处。
卢方强调,3C认证标志必须由国家认监委指定的机构授权给获得认证的企业,且仅能用于对应的认证产品。私自制作、买卖或转让认证标志均被严格禁止。他强调,若消费者购买此类贴纸并用于未经认证的充电宝上,冒充合格产品,一旦被监管部门查处,涉事方可能面临责令改正、没收违法产品、罚款等行政处罚。
再探华强北!
合规充电宝上架柜台
无标识产品“藏身”暗格
早在新规实施次日,读特新闻记者实地走访华强北时即发现,多个电子产品档口仍在销售无3C标识的充电宝。有店主表示,未获认证的产品仍可正常使用,只是无法带上飞机。此外,也有商家透露,新规实施后,合作工厂连夜赶工上架带3C标识的新品。
7月2日,有媒体报道,不带3C认证的充电宝严禁在华强北市场销售,已有违规售卖无3C认证充电宝的商家,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罚款。市场情况如何?当日,记者再次走访华强北。
在华强电子世界,有售卖电子产品的店主透露,近期有相关部门来抽查不符合规定的充电宝。“昨天就刚来检查了。民航的规定还没实施几天,但其实我们早就在推进3C认证。虽然(带3C认证的充电宝)会贵一点,但更安全。”
记者观察到,该市场店铺展出的充电宝大部分带有3C标识,店员也主动强调产品“全部有认证”。
而在赛格通信市场,多家档口仍有部分无3C标识的充电宝在柜台展示。据记者观察,商家在展示充电宝时,通常只展示充电宝机身,待顾客决定购买时,才会拿出带包装的整盒产品。
无3C标识的充电宝在柜台展示。
读特新闻记者随机购入两款不同价位和规格,但均带有3C标识的充电宝。付款后,店家从柜台内取出完整包装。然而,当记者拆开两台不同产品时才发现,从机身到外包装、说明书,均缺失生产厂厂名和厂址等信息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》第二十七条,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,需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、生产厂厂名和厂址。而上述内容记者在购入的产品中均未看到。
有了3C标识,却“丢了”其他必要信息,这样的产品靠谱吗?读特新闻记者将持续关注。
来源:读特新闻 B48
十大正规实盘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